我的美国博士后生活体验与感悟
美国有很多博士后位置的,比如我们系里现在就有4-5个position在open。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助教授(我老板以前招的research assisstant professor,现在刚刚独立,手头有200万刀的经费),广告贴出去好久了,前两天问他,找的怎么样了,他说还没有找到,许多简历都不合适。我问他想不想要中国人,他说像我这样的他当然想要(呵呵,有点自吹了,不过这是原话,我来这里主要是博士背景很适合,很快就上手,来了半年已经投出去一篇了,正在写第二篇,手头上有不少很让人兴奋的数据。在这里感觉如鱼得水)。
美国的博士后一般培养模式有三种:一种就是完全听老板的,属于老板的思路,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一部分属于这种,比如我们这里认识的不少中国博士后,其实说白了跟技术员差不了太多,英文又普遍较差,自己只要定期上交试验结果,写文章也主要是靠导师了,自己只是负责写个materials and methods,顶多再加上results, 还要老板改好几遍),一种就是完全放羊式的,老板给您提供一个平台,您自己的思路可以随便做(这种是少数,但我老板一直是这个培养原则,这样的坏处是万事开头难,试想有几个中国毕业的博士生会有清晰的科研思路与个人的科研兴趣?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导师的高级民工罢了。科研,有时候是碰运气的。比如我自己,来了之后先是所谓culture shock,休克了两三个星期。老板把我往一个办公室里一放,让我先在实验室里看看。3周后,给了我一个e-mail,说想听我汇报,问问我的研究兴趣和在这里几年的试验计划。当时真的是一懵,幸好来前就读过很多这里出的文章,对实验室的情况也有了了解,就说了一下自己的兴趣。其实是零零碎碎,缺乏一个完整课题的框架的。慢慢自己动手了,2个月后,一些思路,一些想法慢慢出现了。我老板很不喜欢"try" 这个单词,所有的实验都要有研究基础和至少是部分的理论支持,无中生有的乱try是浪费时间。现在当然是能够熟练掌握了,未来至少2年之内的研究框架也基本想好了,这样就简单了,采集数据,整理,参加会议,投文章)。还有一种培养模式是两者的结合(为数不少,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她现在同时进行两个课题,一个是老板的,一个是她自己的思路,当然文章都是她第一作者,这个没有疑问)。
国外博士后阶段,应该是一个年轻科学家科研思路和科研兴趣的形成期,博士后结束了,应该自己能够建立一个实验室,申请经费,开始自己的career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谁都不想做"永远的博士后”,但最后成功的(开拓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open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向tenure进发)绝对是少数。有运气因素,老板的因素,个人努力,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
我其实算是运气好,老板人不错,尽管有些tough,但在领域内是个知名教授,实验室条件很棒。来了这半年多,学到了很多。最让我兴奋的是,一次非常偶然的实验,得到了很让我高兴的结果(在读了NIH一个组的一篇文章后,我准备采用相反的策略:对方研究A影响B,但没有人研究过B影响A,于是我想看看这会怎么样,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于是我又外延到C对A的影响,也是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总之,我的系列实验很可能证明一个这个领域内以前一直处于争论中的认为基本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是很少见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关键在于两种药物INTERACTION的选择。),这一结果使得实验室准备在至少一段时间内(很可能更长)全面进行这个方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