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动态>>海外生活>>正文内容

真实的德国生活是什么样(一)

2020年04月23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本人作者在欧洲生活了七年,并且已经在德国定居,因此对于德国的生活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我"知道很多人从北方移民到南方,从小城市移民到大城市。从国内移民到国外,不过只是时间空间拉长了,而科技却又日新月异的压缩时间空间。现在睡一晚就到了,十几个小时而已。国内从北到南,如果不坐飞机也是幅员辽阔的,也要自驾个昏天黑地。只是选择一个地方长期生活,重新拿个当地“许可证”,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工作生活。

  本人作者在欧洲生活了七年,并且已经在德国定居,因此对于德国的生活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我"知道很多人从北方移民到南方,从小城市移民到大城市。从国内移民到国外,不过只是时间空间拉长了,而科技却又日新月异的压缩时间空间。现在睡一晚就到了,十几个小时而已。国内从北到南,如果不坐飞机也是幅员辽阔的,也要自驾个昏天黑地。只是选择一个地方长期生活,重新拿个当地“许可证”,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工作生活。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老外对中国人有偏见”,但个人感觉这些不需要被考虑进去。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一个小区的人都会对外来人产生自然而然的抵触,外来人需要融入,需要被接纳,还可能抢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工作职位等等,所以网上经常有人地域炮,说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等等等如何“歧视”外地人,这里歧视不是个贬义词,而应该是个中性词,指的是一种暂时彼此不适应不能完全接纳。当你能流利的操控当地方言,在某领域风声水起之时,这种“歧视”就会大大的降低,因为你融入了社会,你不再需要当地人“艰难”的理解你的语言,不再需要“消耗”当地资源,而是更多的为当地经济文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人也许会说,哪怕再努力爬的再高,也可能获得不了当地人的认同,我觉得一方面是你爬的不够高,另一方面你这里指的当地人肯定是少数的一部分人。就好象我爸从未在口头上觉得我有过出息,我妈也嫌弃了我爸一辈子抽烟喝酒,有时候事实并不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你无法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和肯定,到底怎么样,你的心里应该有数且坚定。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区别,基本都是文化和国家背景方面的,根据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体会大概说说,中德生活的差异和优劣。

  德国是穷人的天堂

  德国对于生活非常困难的人,有比较好的福利。先看下一组数据:长期失业者家庭平均每个月可以领取包含房租在内的937欧元的救济,单身的失业人士全德平均救济金为754欧元,最低的城市是海尔德堡豪森,每月救济金为629欧元。

  也就是说德国可以在你短期或者长期失业时,都给予你绝对的保障,让你有饭吃有房住看病不愁。虽然某方面来说,这种福利白白养活了很多懒汉,但是,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真的非常安心,有国家福利依靠,无论如何,日子都能过,不会看不起病,也不会饿死街头。而且过的还不算太差。

  相对于穷人享受的保底福利,德国对于”富人“可以说是非常残忍了。拿单身的纳税人举例吧。

  应纳税年收入(欧元) 应纳税率

  低于8354欧元 零

  8355至52881欧元 14%至42%的累进税率

  52882至250730欧元 42%

  250731欧元及以上 45%

  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缴纳的税就越高,而且不仅如此,高收入者以后结婚生娃上公立幼儿园,花的钱都比别人多,低收入者甚至可以免费享受幼儿教育。

  感兴趣的可以搜搜相关内容,在德国除非真有好项目,一般来说都不愿意开公司做老板,相反做个大公司员工更舒服,工作稳定工资待遇好,有问题找工会,不爽的话还可以罢工抗议。

  中国有富人的天梯

  中国人想在德国做个富人不易,税就是一把刀,而且对于职业的晋升也有天花板。而国内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机会”暴富“。一方面因为税收存在一些盲区,另一方面因为高速发展和泡沫经济带来的机遇。最近在看创业时代,很有感触,现在不少创业者,都是有一个想法,包装一下出售,第一桶金就来了。热钱还是比较多,没地方投,买十个项目,成功三四个,一个上市可能就赚了。诸如此类都可能一夜暴富。

  另一方面对于雇员也是非常友好的,只要人家需要你的经验技术,有不可替代性,钱通常不是问题。虽然说起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是高端的还是少。所以行业的精英,在中国通常可以赚到更多,可以说根据你的水平无上限,薪水都可以谈,这家不行,要你的多了去了。因为中国公司太多,相对于人才来说,钱太多了,央行发新钞,加上通货膨胀。

  不得不说的吃饭问题

  出来前没想过吃饭会成为问题,但吃了一个月的面包巧克力,一切假想和坚持都化为泡影。中国的胃受不了德国的美食(如果真的有美食),香肠,面包,沙拉,快餐吃个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感觉胃空空的,哪怕吃很多,也满满的饥饿感。于是之后就过上了三天两头下馆子的生活,大概坚持了三四个月,发现撑不住了,一般吃一顿中餐人均20-30欧元,吃饭不能一个人啊,有时候再请朋友吃吃,一个月伙食费要小1000欧,工薪阶层实在负担不起。

  自那之后就减少一些外出吃饭频率,安安心心照着食谱学做了几个菜,虽然食材不丰富,但是几乎每天吃到中餐的感觉真的很棒。我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的吃货,但是吃好了干活才有劲,心情才会好。不少留德华,几年后再见,感觉身材外貌真的变化很大,都认不出来了。也许饮食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能适应并喜欢德餐当然是最好的,但我身边这样的比例非常少。还有外嫁十多年的妹子,依然看到中餐两眼放光,因为平时吃不到,都是跟着老公吃德餐。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很关键,需要考虑清楚。

  融入不了,不要强融

  国内的时候,我在几个城市住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方言,但我一个都不会说,可能有一点口音,但总体还是普通话。而有人的住小半年就能流利的操作当地语言,年轻的时候我是非常羡慕的,等年长了就慢慢看淡了。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个性。

  有人出国后就入教了,学着吃西餐,和外国朋友一起参加活动和party,按他们的方式去思考去生活。这样很好,语言进步非常快,能够认识不少当地朋友,之后无论是入职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都不再有交流方面的障碍。但这条路并不简单,因为要放弃很多习惯甚至文化信仰。如果是真心喜欢当然最好,但如果是为了融入而放弃其实意义不大。

  可能我的人生追求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过的舒服。这种舒服很大程度上是不为其他人和事勉强自己的意愿。有些意愿是一种自然而然,就像吃东西一样,吃到嘴里发现不好吃。这种感受是无法去精确分析计算的。但如果正在参加一个晚宴,你就很可能把盘子里的东西吃掉,哪怕不好吃的,也会装作非常欣赏的夸奖好吃。这是一种自欺欺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方式。换句话说,并非人人都要遵循自己原始的意愿,当然也可以违背,但前提是你的目的值得不值得。如果目的只是为融入而融入,意义不大,如果是想因此找个好工作或者有一些现实的目标,那么之前的放弃会值得很多。当然最好的就是心甘情愿的改变。

  无聊不无聊

  国内一天24小时,想玩什么有什么,ktv,火锅,烧烤,逛街,夜店,郊游,任何时间,只要你想,吃什么玩什么,你说了算。德国一般晚上8点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周末商店一般不开门,晚上也有西餐外卖,一般送到10点左右,品种比较单一。德国人通常娱乐项目是喝酒聊天party,周末可以徒步等户外活动,野外露营,滑雪,摩托车,划船,射击等等都是好选择。年纪大了,老头老太会晒晒太阳喝喝咖啡,或者买个跑车开出去兜兜风。总体而言,德国人的休闲除了喝酒之外更健康运动一些,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比较腐败一点。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唐人街,比中国还中国。但欧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健康和腐败往往难以兼得。有人说好山好水好无聊,也有人乐在其中。

  环境及健康

  德国是不是就山青水秀,无痛也无扰了呢?前者是肯定的,德国在环境治理上确实有一套,根据美国大使馆在北京测出的PM2.5指数,3月29日,最好的空气在天坛,指数为95,前门东大街则高达150以上。而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年1月份北京城区多处PM2.5指数突破900,最高接近1000。德国以柏林为例,柏林政府在官方网页上公布了相关数值,2012年柏林空气PM2.5平均值为18, 而2006年时情况最糟糕,当时平均值是29。关于空气质量的对比一目了然,然并卵,千说万说,也逃不过七年之痒啊!

  在德国,春天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是如临大敌。据统计,德国大约1/5的人有花粉过敏。很多中国人在祖国一切都好,来德国前两年也还好,等到了七年左右,花粉过敏就会不期而至。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及至哮喘,并伴随流眼泪,眼睛红肿,奇痒无比。而有些比较严重的会发展到很多水果、蔬菜也出现过敏,如苹果、樱桃、杏子、甚至豆芽,还有一些坚果类,如榛子等都不能吃。再后来,连去一些塑料制品店,都会立即出现过敏反应。

  关于过敏这种事情,病因还特别复杂,没有一家医院和医生能说出确切的原因,为什么刚来的前几年没事,后来就会患病,为啥空气这么好还会过敏,为什么一旦过敏就会越来越严重。网上搜索过不少,基本都是在说免疫系统受创,从而引发诸多问题,说了等于没说。

  如果偶尔来玩一趟,确实好山好水,空气真新鲜。但是德国住久了,自有苦恼。哪里都没有完美的环境,只求各自安好。

  未完待续